竞彩足球_足球比分直播-中国竞彩网官网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人民满意我幸福 人民幸福我满足——记名山区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魏国

 【发布日期:2022-09-15】 【字号: 】  【关闭此页

2022年8月30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分别授予397名个人、198个集体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名山区区、镇两级人大代表、万古镇党委书记魏国,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公务员。

近年来,魏国同志先后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先进个人”等各种荣誉称号,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对魏国同志十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基层、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高度肯定。

扎根农村,优秀大学生蝶变“泥腿子”干部

“魏国书记在建山、万古工作多年,对老百姓感情很深,没有官架子,没有书生气,说话、办事接地气,工作有思路、有干劲,老百姓都很欢迎他,我们村组干部也很喜欢他!”提起魏国同志,万古镇安吉村党委书记甘春林赞不绝口。

据了解,魏国同志于2008年7月作为优秀大学生选调到名山县工作,先后在县委组织部、县政府办公室从事机关相关工作。因为年轻有文化,经常从事文稿写作,很快成为单位上的“笔杆子”。2012年11月,组织上安排他到建山乡工作,担任建山乡人民政府副乡长。从县城机关突然来到农村,工作性质不同,工作条件也有很大的改变,但他还是没有一丝犹豫,一头扎进了那个偏僻的小乡镇。当时的建山乡实在小得不能再小,只有6个村,总人口不足1万。乡政府驻地甚至不能赶集,没有一家像样的超市、餐馆,生活非常不便。既来之,则安之。魏国同志放下“优大生”和“笔杆子”的名头,一切从零开始,一步一步丈量乡村的每一块土地,一户一户听民声、查民情、解民忧,逐渐熟悉并爱上了农村工作。2019年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后,建山乡撤并,大部分村合并到万古镇,魏国同志又先后担任万古镇镇长、党委书记。

转眼之间,魏国同志在农村工作已经十年。十年来,他从一名“优大生”和“笔杆子”,蝶变成为一名说农村话、办农民事、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泥腿子”干部,也成为一名常为老百姓代言和服务的人大代表。这期间,同他一起来到名山工作的“优大生”们陆续离开,有的进入了省、市机关,有的辞职到大城市打拼,唯有他选择了坚守。“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里有绿水青山,有纯朴可敬的乡亲!”魏国同志饱含深情地说。

因地制宜,偏僻荒山变身“花果金山”

“这几年虽然疫情影响较大,但我们合作社发展势头还是很旺,去年销售收入达6000万元,今年已经销售李子300多万斤、猕猴桃100多万斤。我们合作社能有今天,全靠魏国同志的大力支持!”9月5日,名山区蒙和源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卢怀超一边指挥工人分装猕猴桃,一边对前来调研的区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魏国同志到建山乡工作后,分管脱贫攻坚工作,怎样才能找到一条适合建山人民的致富路成为他日思夜想的头等大事。当时,建山乡6个村位于莲花山区,山上耕地少,茶叶产量较低,老百姓种植茶叶的积极性不高,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剩下的多是老人和小孩。魏国同志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对莲花山区进行了调研,全覆盖走访了当地的村组干部和普通群众,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在综合听取大家的意见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在这个偏僻的荒山上发展水果,重点是猕猴桃、脆红李。说干就干,他积极向市、区扶贫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对规模种植猕猴桃、脆红李的农户给予种苗、化肥、技术等各方面的扶持。同时,还对荒山上的土路进行了硬化,新修了蓄水池,方便果农种植管理和运输水果。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全乡猕猴桃就从2000余亩种植发展到了7000余亩,同时陆续发展脆红李、柑桔1000多亩,偏僻的荒山因此变成了风光秀美的“花果金山”。

光解决了种的问题还不行,还得解决卖的问题。当时互联网电商已经在城市兴起,但在农村还较少见。魏国同志又积极探索建立专业合作社,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增加建山水果的市场话语权。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名山区蒙和源水果种植等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入社农户达400多户。他又千方百计争取补助资金近百万元支持蒙和源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修建了24个冻库,这样合作社一年四季都能以较高的价格销售新鲜的水果。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电商培训,开启了线上线下共销模式,有力拓展了市场,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种果容易卖果难”的问题。魏国同志积极推行的“互联网+扶贫”模式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的高度重视,2016年9月,全国“互联网+扶贫”示范县工作推进会在名山区召开,建山乡作为重要的参观点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偏僻荒山变身“花果金山”的崭新风貌。

“习近平同志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守护好绿水青山,也要因地制宜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遵循市场规律,探索一条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好路子。全靠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落实得好,才让我们建成了花果金山!”魏国同志感慨地说。

因户施策,穷困农户蜕变“小康人家”

“这几年,在魏书记和各位干部的帮助下,我终于翻过了老虎关,摘掉了贫困帽,过上了小康生活!党和政府恩情说都说不完!”万古镇安吉村十四组村民卢本泽激动地说。

2012年,卢本泽是原建山乡飞水村有名的贫困户。家中共有4人,其中近80岁的老母亲常年卧病在床,两个女儿在建山上学,只有他自己一个劳力。他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家里种粮食,同时养一两只羊,基本上靠亲戚接济度日。2013年“4.20”芦山地震后,卢本泽家几间破旧的小木屋摇摇欲坠无法再居住,他和家人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魏国同志多次上门,帮助谋划住房重建和增收脱贫之策。魏国同志积极帮助争取了重建和危房改造支持政策,帮助他新修了三间房屋,解决了无房住的问题。同时,根据他有养羊经验的实际情况,争取区委办与他结对,免费为他提供了一对良种种羊。魏国同志还积极与建山九年一贯制学校协调,减免了他两个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帮扶下,卢本泽逐渐成了养殖专业户,年出栏肥羊20多头、生猪10多头,两个女儿也相继从中职学校毕业有了工作,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过上了小康生活。

像卢本泽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据了解,原建山乡共有贫困村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11户。魏国同志作为分管脱贫攻坚的乡镇领导干部,硬是以“钉钉子”的精神和“绣花”的功夫,不厌其烦,一户一户上门走访,逐一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细心分析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哪一户人饮水困难,哪一户人缺乏劳力,哪一户人身患重疾,他都了如指掌。他一趟又一趟地跑部门、找领导,多方争取资金3000多万元,实施了脱贫项目13个,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也改变了贫困农户的落后面貌,原建山乡211户贫困户于2017年全部实现稳定脱贫,2个贫困村于2018年全部退出。

“我也来自农村,从小就知道农村老百姓的日子很不容易。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和人大代表,我时常在心里告诉自己,老百姓就是我们的亲人,他们满意是我最大的幸福,他们幸福是我最大的满足!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也将进一步增多,下一步,我们还要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农旅体验新模式,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全镇百姓都过上幸福的生活!”面对未来,魏国充满信心。(名山人大 郑环懿)